王健林行程单曝光:睿智的父母,这样教孩子自律

来源:本站原创
时间:2020年08月27日
分享:

万达集团的微博上晒出了老总王健林一天的行程单。

仔细一看,真的很震惊啊!4点起床健身,一天飞3个城市,连午餐都是在赶飞机的路上匆匆忙忙解决的。行程结束将近晚上7点,还到达公司办公室继续工作。在感叹曾经的首富精力充沛之余,也体会到CEO比普通人更努力,更自律。

《少有人走的路》一书中写道,“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,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主要的方法。”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井然有序的状态,能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争取更多的自由。

培养孩子自律,

才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

经常有家长抱怨:“孩子做作业要大人守着,电脑一玩一整天,睡觉、吃饭、上学都得催,总之,大事小事,都得大人看着,否则,别指望他能自己做好。”

其实,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制力的表现。

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会自律?哲学家康德说过:“所谓自由,不是随心所欲,而是自我主宰。”对于孩子来说,自律与专注力同样重要,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、自我管理的能力,很难完成自己设下的目标。

每个人都有惰性,孩子更不例外,早上想赖床,看到玩具就想要,看到零食就想吃,喜欢玩不想写作业……没有天生就自律的孩子,自律的品质需要父母从小培养。

培养孩子自律的习惯

1.帮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

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车亮,是拥有许多专利的小发明家。起初,什么东西拿到手里他都想拆开来看看。他爸爸不责怪他,只是说:"你怎么拆的,就怎么再装上。"

车亮看爸爸严厉的样子,拆玩具的时候就特别小心,每拆下一个零件都按顺序摆好,拆完琢磨明白后,再一一装上。

就这样拆了装,装了拆,成了个小发明家。才上小学,他已经获得了三项国家专利。

北京卫视的《传承者》节目中,陈道明曾说:“一个人,当他拥有了热爱的事业,他就找到生命的意义、存在的意义。”

认识自我会带来成功的机会,因为“认识自我”意味着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。

这种兴趣,会使一个人意识到抵制玩乐的诱惑,意识到把时间白白浪费掉的可惜;也会使一个人愿意制定计划,愿意坚定执行,努力离自己热爱的未来越来越近。

2.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

成人眼里,孩子经常有一种主观拖延现象,总是推迟应该完成的事情,显得拖拉磨蹭。

培养孩子的自律性,就需要引导孩子养成有效地管理时间、高效地利用时间的好习惯。

爸爸可以把工作中的时间管理、项目管理方法分享给孩子,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表,教孩子遵循时间计划去做事。

比如当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时,让孩子自己给出一个完成时间,告诉他在这个规定时间内做完后,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。

通过这样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。

3.帮助孩子树立守规则的意识

孩子心理发展的过程中,到了3岁会进入执拗敏感期。如果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,孩子就失去了养成自律能力的机会。

孩子将来的行为自律,有赖于一开始父母的“他律”。

爸爸对孩子秩序感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。爸爸用权威维持好家庭秩序,妈妈才能将精力放在关心孩子的生活上。

不仅要从小给孩子立规矩,而且还要能坚守原则,忍得住孩子的“软磨硬泡”。

比如和孩子去超市前约定好只买两样东西,其他想要的要等下次再买;

定好的一天只能玩1小时手机,就绝不能因家里来了客人,懒得和孩子纠缠而允许孩子多玩一会;

说好的每天回家先做作业才能看电视,就绝不能因孩子的撒泼打诨而妥协。

4. 孩子的自律,根源在于父母

孩子在3岁到4岁,会出现追求秩序完美的关键期,可称之为完美敏感期。接着,幼儿对秩序的敏感会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。

美国发明家查尔斯·凯特林曾说:“每个父亲都应该记住,总有一天他的孩子会去模仿他的样子,而不是听从他的建议。”

有些爸爸工作一天累了,回到家就是葛优躺盯着屏幕,衣服袜子随意丢,周末也是放任自己玩游戏。

如果父母做事很随意没有丝毫计划,孩子也会养成散漫的作风。

好的习惯从好的行为开始,蒙台梭利认为,成人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。

因此,家里的日常用品最好摆放有序,每次使用后一定要注意及时归位;家庭中吃饭、睡眠、读书都要有一定规律,培养起孩子对生活的计划性。

免费试听一堂课
400-880-9880
立即咨询
提交成功
窗口3秒后自动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