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阅读,孩子头疼,家长头秃。仔细算来,不外乎下面三种情况——孩子识字不多,不能够独立阅读;孩子兴趣不高,只愿意听读陪读;孩子时间不够,做不到大量阅读。

上周六晚,我们邀请了卓越大语文产品创始人陈宏巨老师,给家长讲讲关于小学生阅读的重难点,分享1-3年级学生阅读意识与习惯的培养。

嘀嗒老师整理了核心的干货内容,一起来看看吧!

关于阅读方式,大部分家长推崇的是精读,也就是深度阅读。其实阅读的形式有很多,温儒敏教授在解读部编版语文教材改革的演讲中,就提到了学生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,比如浏览、快读、跳读、默读、精读等。

首先,我们必须强调一点:在小学时期,特别是1-3年级的时候,阅读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监督与陪伴,即亲子阅读。在阅读的过程中,家长就能一步步引导孩子建立阅读习惯,这个步骤是不能偷懒的。

那么,当孩子拿到一本新书,他要怎么读?

第一步:知人论世

很多人的第一步,就是让孩子翻开书籍第一页正文,开始阅读。这其实是不对的。第一步应该是引导孩子注意封面标注的作者。

家长可以简单讲述关于作者的身份背景,谈谈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本书,从而引起孩子对书本内容的兴趣,带着一定的好奇和疑问去阅读内容。

第二步:全文泛读

接下来可以让孩子进行泛读。所谓泛读,就是通读全文,了解故事情节。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不出声的默读,低年级的孩子建议是大声朗读出来。

如果孩子还没有独立阅读的能力,读了一会儿就不耐烦,怎么办呢?建议是家长孩子两个人交替接龙阅读,孩子读一段,家长读一段,这种有趣的形式,可以保持孩子的阅读热情。

泛读熟练的孩子,随着练习的次数与时间增加,你会发现他的阅读速度越来越快,后面就会转化成快读。一目十行,快速审题,就是这么练成的。

第三步:重点精读

当孩子泛读完,他对整本书有了一个基本的情节概念。这个时候,家长可以挑选重点的章节,让孩子精读。所谓精读,就是关注重点情节片段中的重点字词、修辞手法、阅读方法。

(1)关于重点字词,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:这一段是不是有你不认识的字词?它是成语吗?

在孩子思考的过程里面,有两个方法他是可以学习的。第一个是联系上下文,让孩子重复读词语前后的句子,思考:这个词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讲了什么事情?你猜猜它可能是什么意思?可以给孩子AB两个答案选项,让他选择。

第二个是拆字组词,将词语拆成单个的字,让孩子拓展组他能想到的词,然后通过本义过渡到引申义,就会简单很多。如果单字孩子不认识,可以从偏旁部首引导,比如心字旁,这个是不是和心情有关系。

记其形、解其意、会应用、必积累。最后别忘了造句: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用它造句?用一个小本子,让孩子把句子写下来。(修辞手法的阅读形式同理)

(2)关于阅读方法,主要指的是概括提炼全文大意。

家长挑选一个重要的情节片段,然后提前设置一个思考问题,可以是主观题或判断题:比如这一段主要是讲了什么?你觉得主角某某在这里的心情是开心还是伤心?

然后让孩子拿着一支笔,边浏览阅读边圈出他认为重要的相关字词。如果孩子不知道是哪些,特别低年级孩子理解比较难,建议家长来出声阅读,对于关键字词采用读重音的方法,让孩子意识到重点。

精读培养的是孩子的阅读方法,促进他进行问答式的思考,实际上这个思考过程就是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的解题思维。

第四步:启发思考

当孩子完成前面三个层次的阅读,有余力的家长可以升华主题,让孩子涉及观点、情感、思想方面的讨论与思考。

在这里有很多自由角度的问题,家长能发出提问:你喜欢这个故事吗?为什么喜欢?主角做的事情你认为对不对?如果是你,面对同样的情节,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?这个故事结局你觉得怎么样,猜猜后面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?

这种思考和讨论,很容易成为孩子日后写作的灵感或切入角度,是可贵素材的积累。

基本上,如果孩子对一本书籍,能够完成这四步的阅读,那他的阅读理解水平绝对不会差。

 

同时,陈宏巨老师也提醒家长,三年级是阅读能力的分水岭,一年级的学生拼音书和亲子阅读是主要的方式,二年级应该做到从拼音书到无拼音书的过渡,三年级及以上应该是能做到百分百的纯文字独立阅读。所以,家长一定要注意把握低年级的阅读习惯培养。